新聞資訊
2011年寧鄉縣工業經濟大會兌現千萬元大獎確立千億元目標
掀起萬馬奔騰發展工業的高潮
4月25日,我縣隆重召開2011年度工業經濟工作大會,回顧工作,表彰先進,部署“十二五”及2011年全縣工業和信息化工作??h委書記黎石秋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,要求在加快工業發展過程中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積極性,用全縣的智慧謀劃工業,集全縣的力量發展工業,靠全縣的民眾支持工業,在興工強縣旗幟指引下,掀起萬馬奔騰發展工業、服務工業的高潮。
會議由縣委副書記、縣長黎春秋主持,副縣長周澤祥作《提質擴容升級,力推“兩型四新”,全面開啟寧鄉工業經濟更好更快更強發展新征程》工作報告。長沙市副市長文樹勛,市工信委副主任劉志輝,縣領導賀應輝、喻亞軍、周意龍、袁精華、于新凡、劉永紅、陳谷良、龔暢、歐陽鵬等縣四大家領導以及鄉鎮、縣直部門、金融機構、規模企業法人代表上千人出席會議。
“十二五”全縣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3000億元
“十二五”是寧鄉工業轉變發展方式、增強內生動力的戰略攻堅期,也是加速崛起進程的戰略機遇期,實現趕超進位的戰略決戰期,全縣工業經濟大會號召,到2015年,全縣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3000億元,年均增長30%,工業稅收達到75億元,累計實現工業投入1000億元以上,其中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100億元,增長32%以上,新增工業稅收6億元,完成工業投入8億元以上。并重點抓好建設一流承載平臺、一流實力群體、一流興業方陣、一流支撐體系的建設。
據悉,近年來,我縣始終高舉興工強縣旗幟,始終突出首選戰略地位,工業發展一年一個臺階、幾年一個跨越,縣域經濟邁出傳統農業大縣向現代工業強縣加速轉變的鏗鏘步伐。其中工業總產值五年由153億元增至830億元,增長4.4倍,年均增長40%,2010年首次規模全省第二;規模工業產值由89億元增至660億元,增長6.4倍,年均增長49%,連續五年增速全省第一,連續三年規模全省第二;工業用電由4.1億度增至9.7億度,特別是在去年金融危機背景下,工業總產值、規模工業產值分別保持了48%、50%的增長;工業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38%增至2010年的58%,對GDP的貢獻由58%增至76%,二產業在三次產業的比重由51%增至66%,充分說明寧鄉工業已經成為縣域發展的第一主力、第一支撐、第一動力!
1104萬元重獎優秀企業和先進個人
為表彰先進,促進全縣工業經濟新一輪超跨發展,本次大會共拿出1104.04萬元,重獎工業發展有功之臣,其中150多家企業獲獎,160多名個人獲得表彰,獎勵涵蓋了工業投入、技術創新、擔保融資、稅收貢獻補貼等方面,獎勵面、受獎人數及獎勵金額均為歷年之最。
據悉,本次所有受到表彰的企業,均具有科學創新能力強、發展勢頭迅猛特質。其中,寧鄉三一國內首臺千噸級全路面起重機(SAC303)正式下線,打破了國外500噸級以上超大噸位起重機壟斷地位;加加集團繼續穩居行業龍頭,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14.06億元,在寧鄉實繳稅金7631萬元,仍保持全縣第一;楚天以創新引領發展,2010年新增專利申請量同行業第一;紅宇耐磨被評為“首屆全國鑄造分行業排頭兵企業”,成為抗磨鑄鐵件國標制定單位;飛翼井下混凝土輸送泵系列產品取得6項技術專利。加加、楚天、紅宇、飛翼、族興等5家企業邁入省上市后備企業行列;星港、盛湘雙雙成為中國馳名商標。截至目前,全縣工業企業國字號品牌增至16家,并擁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、企業技術中心14家,高新技術企業29家。會上,加加集團、三一起重機、楚天科技、紅宇耐磨、經開區、夏鐸鎮等6家企業和單位作了表態發言,遠大住工、金洲新區、工信局等25家企業和單位作了書面發言,用生動的事例和輝煌的業績展示了優秀企業、優秀工業發展載體的風采。
共同營造萬馬奔騰抓工業的生動格局
會上,縣委書記黎石秋指出,十二五工業經濟工作,要堅定一個奮斗目標,把握四個基本任務,瞄準七個主攻方向。堅定一個奮斗目標:即工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。把握四個基本任務:一是做大,即做大工業規模;二是做強,即做強園區、做強產業、做強企業;三是做優,即做優效益、做優品質、做優產品;四是做響,即做響縣域工業品牌,做響園區品牌,做響企業和產品品牌。
黎石秋強調,要達到以上目標,在突出規模擴張、園區提質、企業上市、產業培育、招商引資、技術創新、體系完善等七個主攻方向的基礎上,全縣上下必須凝聚工業發展強大合力,共同營造萬馬奔騰抓工業的生動格局。他指出,各級各部門是興工強縣的主導力量,必須創優環境,優質服務;企業家是興工強縣的主體力量,要肩負使命,勇立潮頭;人民群眾是興工強縣的重要力量,要全民動員,全民創業。全縣上下一定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,用工業發展推動社會發展,用工業文明推動社會文明,用工業化進程推動崛起進程,為建設工業強縣、實現搶挺目標而不懈努力。
縣委副書記、縣長黎春秋就貫徹大會精神強調,要高舉興工旗幟不動搖,堅定首選戰略,強化第一支撐;要瞄準寧鄉工業新坐標,加速轉型升級,打造工業高地;要奏響創業興業最強音,上下戮力同心,再掀工業熱潮。